忽视这心理需求孩子很难优秀

发布日期:2019-09-15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忽视这心理需求孩子很难优秀 





    绝大多数父母,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状况:

    比如:孩子特别粘人,父母一离开视线就哭;特别逆反,总是跟父母作对,甚至拳打脚踢;不爱学习,没有上进心,自甘堕落······

    其实,孩子这些显性的行为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藏着更深层的秘密。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追根溯源找到缘由,很难彻底解决。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父母用一些错误的方式纠正,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著名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有关孩童正面教育的著作中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她在《正面教育》一书中提到:

    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

    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

    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

    主要有以下4种偏差行为:

    ①引起注意(你们快看看我呀)

    ②权力斗争(你越让我干什么,我越是不干)

    ③报复心理(你对我不好,我都会奉还给你)

    ④自我放逐(反正我也不重要,没什么好努力的)

    如果孩子从最亲密的父母那里,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对这个世界都充满不信任感、恐惧感,并建立起强大的自我保护屏障,敏感、攻击性强。

    终其一生都将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道路上,处于不断的内心冲突和自我消耗之中,无法获得心灵的安宁与幸福。



    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感到被无条件的接纳,无论表现如何,都感到自己被爱、被认同。

    从父母那里得到归属感的孩子的感觉是安全、满足的,内心是丰盈、充满勇气的,会为他们各方面成长奠定稳固的心理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心理研究表明: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这样一来,潜能自然就得不到充分的挖掘。

    有些孩子在家庭中无法获得父母稳定、持续的陪伴和关爱,他对家庭、对亲情就会比较冷漠,常常觉得孤独。

    于是会去别的群体中寻求归属感,或者只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拒绝社交。

    一个网友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二十多年来一直感觉心在流浪”。

    父母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归属感呢?

    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

    语言暴力,破坏性批评孩子:“我怎么生了你这么没用的”;

    威胁、恐吓孩子:“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总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你看看别人怎么那么优秀?再看看你!”

    这些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孩子害怕自己被抛弃,缺乏安全感,心没有归属。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