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发布日期:2019-06-1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原标题:从“心”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掌握以下精神健康小常识:

    1、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3、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4、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5、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6、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7、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8、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97%至19、57%,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再加上28岁或35岁以下青年人的情况,这个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

    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学校和家长应该从以下方面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1、 培养孩子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要教育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

    3、 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

    4、 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5、 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

    (小可 黄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