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隐性障碍 拨开孩子心中“阴霾”

发布日期:2019-05-3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亲子关系疏远、超前学习、学校师资缺乏

    受访专家表示,除了先天性病理原因外,隐性障碍儿童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亲子关系疏远、过度“培训”和学校特殊教育软硬件缺乏等因素。

    ——隔代养育、亲子关系疏远。“信任感、尊重、正面激励和包容错误等亲子关系中的情感需求,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一名受访的学前教育专家表示,儿童大脑在6岁左右完成“格式化”,这段时间内,如果长时间隔代养育、亲子关系较为疏远,隐性障碍出现的风险会急剧增加。壮壮的带班老师介绍,壮壮父母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看管他,长期都是爷爷奶奶照看,但他们偏爱叔叔家的小女儿,壮壮只有大吵大闹才能获得关注。

    ——过度“培训”、超前学习。“当前存在超前学习的误区,不少家长对于竞争的焦虑都是通过‘压榨’孩子的童年时光来抵消。”毛颖梅认为,童年是一个人的“情感银行”,童年时期“储存”的快乐,会成为未来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动力。过多以学习知识技能为主的学前培训不仅无益还会带来伤害。尤其是超前学习,往往造成厌学、注意力分散或逆反心理。“低龄儿童应该多去亲近大自然,多和同龄伙伴玩耍,而一些基本的能力如观察、倾听以及识字等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成。”

    ——学校特殊教育软硬件缺乏。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没有配备专业的任课教师,目前一些学校花重金、占据学校有限办学空间建设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成为“摆设”;有的学校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将相关活动交由专业性不强的商业机构运作,干预效果很难保证;还有的学校把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安排成了顶岗的“万金油”。

    儿童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受访教育人士表示,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如果没有及时获得精神卫生服务,成年后将会带来更多社会问题和医疗支出。但目前我国儿童精神卫生的经费投入以及相关服务,未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儿童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目前0-6岁儿童的保健经费,主要服务于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儿童,服务对象有限。而儿童精神科医生数量少且集中在专科医院,学校、家长也对儿童精神卫生的了解和重视不足。”毛颖梅说,建议设置并增加儿童精神卫生专项经费投入,探索常见儿童精神疾病的防治模式。

    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关键。学前教育人士表示,父母的陪伴无可替代,隔代养育弊大于利,及时的陪伴、沟通、包容和尊重,才能营造安全温馨的情感环境。

    赵月琪说,班主任群体是关注儿童健康的“先锋队伍”,应首先加强儿童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年轻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普通幼儿园、中小学也应配备特殊教育的教师编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职业晋升考核制度。



    上一页   
    第 [1] [2]  页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