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科学的理解心理咨询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本报记者  胡炳俊  本报通讯员  袁林方

    作为服务青少年的专业机构,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存在着一些误解,心理学工作者把其归结为“心理咨询的四个不等于”。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科学体系的学科。但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了解比较少,在他们看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因此,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到咨询中心进行咨询。

    实际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有些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消化”和“处理”,但有很多问题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解决,有些甚至自己越努力越严重,这时就应该寻求专业帮助,心里有困惑并不代表有精神病。相反,这表明了个人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

    心理学≠窥视内心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问“你是不是能知道我心里想什么?”虽然这句话带有开玩笑的意思,但这也折射出很多人误认为心理学就是窥视别人的内心。

    心理咨询师是人不是神,学习心理学也不是掌握某种特异功能,所以再有经验的咨询师也无法窥视别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来访者提供的一些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帮助来访者改善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在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人错误地把心理咨询理想化,他们觉得心理咨询师应该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特别是在他们面临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心理咨询师身上,甚至有些人希望通过一两次咨询就把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完全化解,当一两次咨询暂时没有达到预期时,就会大失所望,不坚持咨询与治疗,甚至对心理咨询失去信心。

    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动机和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来访者中还有另一种极端的认识,就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应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者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

    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求助者只有明白了上述四个“不等式”,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工作方式,打消顾虑,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心理咨询师进行配合,帮助自己解除痛苦,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