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仍需迈步从头越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核心提示

      心理咨询作为一项提供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诞生之初就曾被种种神奇的外衣所包裹,正因为如此,汶川震灾心理重建中暴露出的经验匮乏、专业素养缺失等问题,才引发出更加强烈的舆论之声。几年过去,虽然各种评论已归于平静,但经历了反思与成长的心理咨询行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将于5月下旬拉开帷幕,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连发布的12个批次的新职业相比,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心理咨询行业,无论在媒体关注还是政府推动方面,似乎都略胜一筹。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于这即将到来的10周年纪念,业内人士并无太多里程碑式的喜悦感。

      “师资不足,名副其实的不多。”张洪涛是今年年初成立的济南市心理卫生协会的秘书长,本着鼓励行业发展的考虑,他不愿太多谈论这一行业在规范化和专业化方面始终进展缓慢。作为业内少数几个同时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执业医师证书的人,张洪涛坦言数年前卫生部参照国外相对苛刻的准入条件,不同意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范围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仅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非医务人员,存在着只能作为心理卫生工作者而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被认可的窘境。

      而这种窘境不仅仅体现在称谓上。“我甚至没法在工商部门找到对应的管理类别。”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自己所在的机构要么在民政部门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登记,要么暂借咨询公司、工作室名义“悄悄”地开业。怎样做才是名正言顺?比起向管理部门讨个明确的答案,大多数人感觉不如接受现状来得轻松:“毕竟我们也很少有全职做这个的。”

      而那些全职从事这份工作的人,还面临着在专家和商人之间进行身份转换的困惑。要不要宣传?招揽客户是否违背这一行业与人为善的初衷?虽然大家对此意见不一,但只有从业时间长、知名度高的机构能凭借口口相传维持相对稳定的客流量,大多数人吃不上饭,确实是这个行业的生存现状。

      汶川震灾中暴露出的心理咨询师人才储备软肋,在5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有研究指出,按照国外每百万人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即使将目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全部计算在内,中国心理咨询师仍存在近50万人的缺口。

      发展有赖合理预期

      心理咨询师普遍被认为是高阶层职业,这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知识、洞察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高要求,也体现在收入上。国内心理咨询师小时收入从百元至千元不等,随着社会需求与从业人员数量剪刀差的扩大,这个数字的上升空间值得期待。“但高收入被片面强调,吸引了一大批在择业十字路口徘徊不定、打算考取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的人。”对于他们是否能在进入这一领域后有所建树,济南心园心理咨询的孙静不客气地回答:“必然做不好。”

      孙静不认为自己的看法过于武断:“同为实践型职业,心理咨询却又区别于搞摄影、干厨师。”具体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咨询师能够掌握更多更成熟的工作技巧,但如何在短时间内走进一个陌生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梳理清晰问题脉络,并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靠热情和技术是不行的,这就要看个人天赋乃至咨询师的人格魅力。“如果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干不成这事。”孙静对这一点十分肯定。

      这种说法在一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那里得到了支持。他们表示,鉴于心理咨询的难度,即使是在学校接受过系统教育和训练的人,也只有少数从事这一领域,倒是一些跨专业学生对此兴趣颇深——“无知者无畏。但接触到隐藏在冰面下的巨大空间以后,又不知有多少人会打退堂鼓。”

      除新入行者或是有心理咨询行业求职意向的人,公众预期也有调整的必要。“有些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有些来访者在走投无路了,才半信半疑地寻求心理援助。”孙老师指出。

      对接渠道亟需畅通

      心理咨询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有过咨询经验的小肖指出,目前各省市高校基本都配备了面向学生免费提供服务的心理咨询室,对硬件设施、咨询程序、方式等也大多作出了明确要求。小肖的看法是,那些经过了专业培训的咨询师还是很值得信任的,相比之下,小肖明显感觉到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咨询师不专业却装专业,带来的危害很大。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