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不上镜的心理学解释

发布日期:2019-08-0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分享你不上镜的心理学解释





    他人眼中的你往往比照片中的你更加好看,这也与人的知觉特性有关。当我们看人的外貌时,会先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的刺激转换为感觉信息输入,紧接着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个人外貌的映象,这便是知觉形成的过程。

    而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对其外貌特征加以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抽象与提炼,进而形成好看与否的整印象。有研究表明,人的脸部往往是不完全对称的,但通过大脑知觉的理解和整合,我们会觉得对方的外貌特征具有对称性,也更具有美感。

    相比之下,照片是由成像原理产生的映像,并没有经过人大脑的主观知觉加工,不会出现适应化与对称化,因此看上去更为呆板、难看。



    另外,从外界信息的感觉输入,到头脑中知觉加工、映象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我们个人过去知识经验、主观感情色彩等心理成分的影响。比如,如果你对这个人持有喜爱与欣赏的态度,那么你会看他更顺眼;如果对方是你亲历的朋友或恋人,你也会觉得对方更好看。

    俗话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便是“光环效应”的体现,当对方在某些方面吸引你时,你也会对他的整体形成较高的评价,包括外貌在内。而照片只包含了个人纯粹的外部呈现,自然没有这种作用。


    情绪的流露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造成本人比照片好看的原因,还和本人所呈现的状态与情绪有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会有不同的表情呈现,或开心或忧郁,在一颦一笑与眉宇之间,都是我们个人性格与状态的丰富展现。

    相比于表情单一、缺乏生动感的照片来说,活灵活现的人是更具吸引力的,是夹杂着更多个人魅力的体现,并和我们的言语与行为结合起来,在他人眼中形成整体认识,他人也会用更综合的眼光去评判我们的外面特征。结合以上三点可以认为,本人比照片好看30%的结论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观点。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