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怎样

发布日期:2019-08-2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心理学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怎样




    生活中,我们总是被这样的言论包围:“做人不能自私,要有奉献精神”。父母经常会用这句话教导孩子、左右孩子的人生;年薪几十万的领导经常用这句话约束员工,要求员工提前结束自己的假期或者是加班。这句话看似也很有道理。的确,人不应该自私,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很难获得情感上的平衡,即那些无私奉献自我情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压抑且痛苦,根本原因是他们为自己考虑得太少了,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变化。然而,人性是追求快乐的,保持快乐具有生物适应性,从心理学角度看,你之所以感到不快乐,其实是因为你还不够自私。

    高级的“自私”:对于心理能量上的把控

    有人不禁会问,这世上千万无私奉献的人最终都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何谈自私让人快乐呢?其实,我们所说的“自私”,是对于心理能量上的把控,即注重自我精神层面享乐,在保证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多为自己考虑,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是一种高级的“自私”。

    传统观念认为,自私是内心封闭、不健康的表现,那些自私的人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这里的自私则与之不同,他们付出物质、劳动,亦或是情感都是为了获得等价的自我精神满足,比如,他在路边拾金不昧,表面上他丧失了一笔横财带给他的物质上的满足,但他却收获了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所以说我们鼓励的是对自我精神心理的架构和建设,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私。

    讨好等于自我贬低

    讨好型人格就是不够自私的表现,讨好型人格往往由于自我安全感不足,会做出一些委屈自己而服务于周围人群的事,这些行为的目的在于扩大自己的影响,他们渴望用这种方式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和爱护,以填补他们的安全感空洞。但这种近似于自我贬低的做法,往往会更加的让周围人忽略你的价值。

    更为严重的是,你很可能陷入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陷阱,你不断满足别人的需求,对方并不会感到满足或者表达感激,而是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你却难以拒绝。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的这种无声的默默付出往往会被人们所轻视,你为了迎合周围人的行为和思维而压抑自我的真实想法。

    自我心理能量的透支

    《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总是让着其他兄弟姐妹,这种无声的付出是对自我心理能量的透支。当讨好型人格的委曲求全被当成一种习惯时,你甚至无法主动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述,周围人会习惯性的否决你,所以,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委曲求全和唯唯诺诺,而是要主动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展现中把握自己。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