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发布日期:2019-08-1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聋童由于听觉受损,影响了智力等各方面充分发展,参与社会的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嫉妒、自卑、孤僻、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乃至犯罪等等种种内隐的和外显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但严重影响着聋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教师只有及时细心了解聋生的心理变化,掌握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心理的健康。

    一、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活泼、开朗 、积极是小学生们的天性。然而部分聋生为什么会感到伤痛,为什么会失望、孤单和畏缩,有时会感到自卑、焦虑,有时更是有摧毁的举动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一)自身因素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自觉低人一等、矮人一截,因而自暴自弃,甚至甘居落后,严重时会丧失自尊心。加之聋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能理智地去分析和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差,造成了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不良家庭氛围容易造成聋生的心理行为异常。笔者认为,这些不良的家庭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自身具有不良心理,如家长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甚至诱迫、唆使孩子去犯错误等。2、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气氛冷漠等。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有的家长采取专制粗暴、强迫压服的态度,孩子稍有不对就施行粗暴惩罚,使聋生养成执拗的性格。有的家长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采取溺爱娇惯的态度,养而不教,使聋生从小养成任性、“自我中心”的习惯。4、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等,致使一些单亲家庭聋生缺少关爱,单亲家庭的聋生长期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总觉得与别的同学相比缺少什么,性格偏内向,一旦遭到别人的嘲讽,更容易出现自卑、嫉妒、孤僻等心理,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畸形发展。

    (三)学校因素

    聋生多数都在学校寄宿,长期生活于学校之中。因此,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良、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聋生的心理压抑,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当前,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殊不知,教师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情感,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况且,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会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教师常常把自己在家庭、工作、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不良心态和情绪转嫁到聋生身上,把学生作为自己发泄的对象,从而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以此为发端,给聋生带来了一连串的“师因性”心理问题。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缺乏一致,不协调,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甚至相互推诿、抵触,使聋生的心理问题有机会滋生、蔓延,这也是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四)社会因素

    聋生拥有权利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他们与健全儿童同样享有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而世俗和社会偏见却如一股强大的惰性力将他们推到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社会地位上。首先,聋生了解社会和环境只能凭视觉,他们看到周围人歧视的目光和人们的窃窃私语,会使他们感到被排除于社会之外,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其次是在就业方面工作难找,一些人事部门以各种借口和非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既使找到了,也是苦、累、脏的工作,而且收入菲薄,这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失衡,产生不满、自暴自弃、对周围人的敌意等心理问题。另外,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风气的浸染、不健康文化的腐蚀也严重地毒害着聋生的心灵。

    二、矫正聋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自身方面

    聋生要想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

    1、克服自卑心理。聋生要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社会赋予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健全人能做到的,残疾人也一样可以做到,要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扬长避短,不断前进。

    2、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聋生当产生心理问题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①注意力转移法:当遇到烦恼的事情,情绪消沉时,可以有意识地看看精神振奋的电影或电视,参加令人振奋的社会活动等来缓冲或消除压抑的心情。②为他人、社会做好事:帮助他人,可以得到助人为乐的心理满足;为社会做好事,可以获得责任感、义务感的满足,使心灵得到安慰与激励,有助于消除自卑感,增强向生活挑战的勇气。

    3、学会生存的技术。如果有了技术,学会了生存,和健全人平起平坐了,心理自然就会变的乐观。

    4、学会微笑面对生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努力学会笑对误解,笑对挑战,笑对挫折,笑对人生。记住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二)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首先校风教风学风要正,这是矫正聋生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其次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注意与聋生进行心理的沟通,多与聋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注意解决好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困难,处处关心、照顾他们。比如,聋生病了,主动给他们寻医问药,问寒问暖;在春、秋季要多关心学生冷暖,提醒他们添减衣物等等。另外,教师要注重珍爱学生的每一份自尊。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人类最渴望的就是自尊,受人尊重。” 只有尊重聋生,不讽刺、挖苦、歧视聋生,对聋生一视同仁,并从多维度去发现聋生的闪光点,经常肯定聋生的点滴进步,助听器原理,聋生才会感到快乐和鼓舞,感到自己有信心,有前途,从而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将对矫正聋生的心理问题起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2. 加强教师自身健康心理的培养。

    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当然也包括教师。聋生由于听力损伤。视觉相对敏锐,他们模仿性很强,如果他眼中看到的是一位既有渊博的学识、优良的教学技能、高尚的师德、广泛兴趣与爱好,又有乐观向上的性格的老师,可以想象这样的老师在聋生心目中的地位会怎样,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对聋生产生潜移默化地感染,从而促进聋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矫正聋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丛。” 只有这样,才能把“师因性”的心理问题减到最低程度。另外,还要掌握关于聋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聋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早发现,早矫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聋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一旦发现聋生心理有不良的苗头出现,就要及时矫正,把不良的心理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当聋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形成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对聋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治。因为教师要把他们长时间形成的心理问题一下子全部抹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不过,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4、心理疏导是矫正聋生心理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心理疏导一般是通过谈话的形式对心理不良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与平衡。在心理疏导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疏导技术:①教师要善于以情感人,耐心诚恳,使聋生意识到老师确实是为他好。②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深处的敏感点去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并帮助分析其问题。③教师必须承认,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对不同聋生的心理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对于活泼好动,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应积极培养他们体育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体育锻炼中逐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吃苦耐劳的性格倾向。

    5、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矫正聋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又一重要通道。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聋人心理,增加了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超时空的对话与交流。学生们如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随时把自己的心里话以Email形式投到网上有关心理咨询站、辅导站的信箱中,通过咨询、交流,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这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

    (三)家庭方面

    首先,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关系要融洽。其次,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再次,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家长除了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外,还需要和孩子“交朋友”,经常和孩子谈谈心,交流有关学习、交往等方面的情况,从心理上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使聋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方面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维护聋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客观条件。首先,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聋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虽身残但志不残,他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以此来消除社会偏见。其次,社会各部门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使聋生和健全人一样在就业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这样才能够有意识地避免对残疾人心理上的刺激,消除可以诱发不良心理的因素。

    总之,矫正聋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助人成长为宗旨。根据聋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建立学校一一家庭一一社会心理教育网络,从而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