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发布日期:2019-12-16 19:30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专家: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一、树立现代教学观

      一个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育,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观念。传统的教学观,是把课堂当成教书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如此灌输知识,填鸭式教学,不仅谈不上什么渗透心理教育,而且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厌学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要把课堂变成渗透心育的场所,必须破除旧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一)破除“容器”理论,提倡“开门”理论。

      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去充填。这一观念,是把学生当成客体,被动学习,被动接纳,教师任意摆布,任意塑造。而新的教学观,则把学生做为主体,是课堂上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起到启发、诱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学会学习,这就是所说的“开门”理论。我们有些师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不肯动脑,只想听老师讲,记住现成的结论;老师则不厌其烦,反复强调要记住什么。殊不知,交给学生一座金库,还不如交给一把打开金库的钥匙。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问难。这一点,即使是网上教学,也难以做到,而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做到。

      (二)破除目中无人的师本位,确立学生主体观

      在课堂上,到底以谁为主。有人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体要听主导指挥之意;因此,又有“双主体”说,即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不管怎样表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个影响者、操纵者和领导者,没有教师,不能上课,这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又应当成为引导者、辅导者、助人者。因此,又有人提出“火把”理论和“大观园”理论。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展如同一个火把燃起。火把本身是主体,而教师是个点燃火把的人。火把本身存在个性差异,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点火方式,教师要提高本领,因人而异,把一个个火把点燃。学生的个性是逐步发展的,他们在课堂上不应当是一个模式,不应一律倒背着手,坐的笔直;而应当是活泼的,处于积极地发现、观赏、探索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西方的儿童中心主义,并不是使儿童处于无组织状态,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观园”理论。
      探索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个学生,自主地去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掌握要领。这既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机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