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风声鹤唳 “枪击时代”让美国人蒙上心理阴

发布日期:2019-08-1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原标题:民众风声鹤唳!“枪击时代”,让美国人蒙上心理阴霾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潘秋辰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赵雨笙 王会聪]不到24小时发生两起大型枪击案,美国得克萨斯和俄亥俄州惨案的余波在美国社会持续震荡。这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访问了案发地,但他遭遇了抗议。在一片争吵声中,特朗普对白人至上主义和种族主义进行谴责,但在很多人看来,他避重就轻,对控枪法案避而不提。“美国已成为大规模枪击案的‘摇篮’”,有人这样说。从一系列统计数据看,此言不虚,更重要的是,目前看不到美国控抢困境得以突破的任何迹象。由于枪击案的频繁发生,美国民众中不少人已经产生心理阴影,他们害怕出门,但又不得不出门,而公共场所一旦出现什么骚动,就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人心惶惶

      “让人感到像是在被追杀:美国各地的拉丁裔在得州埃尔帕索‘大屠杀’后生活在恐惧中。”《纽约时报》6日描述道:枪击案发生后,一位退休的佛罗里达老太太想象孙女将如何被杀死,一位厄瓜多尔移民的女儿坐在汽车里哭泣,一位得州律师买了一把枪保护其家人。

      文章称,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说英语还是西班牙语,无论是新移民还是移民先驱的后代,许多人说,他们对极端白人民族主义者将他们置于瞄准镜中的想法极度震惊。据统计,美国约有5650万拉丁裔,占总人口的18%,而1980年时分别为1480万和6.5%。如今在埃尔帕索,居民们对外出就餐或看电影感到危险,该市的枪支店则门庭若市,许多顾客是拉丁裔。

      受到惊吓的不只是拉丁裔,还有更多普通人。就在6日,纽约时报广场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踩踏事件。当晚9时45分左右,广场上的人突然四处逃散,还有人大喊“趴下”。有人被撞倒,有人被踩踏,有孩子和父母失散……原来,有人听到了“枪声”。但所谓枪声其实是摩托车“回火”产生的声音。

      “每当我在公共场所,我都在想如果突发大规模枪击案怎么办。这是一种无时不在的较轻程度的焦虑,我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8月4日,一位美国女士发布的该推文引发近4万人讨论。显然,这个话题引发了共鸣。

      根据《今日美国报》和益普索本周的民调,近半受访者表示,大型枪击案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约1/5的人说不再参加有很多人聚集的公共活动;18%的人表示会避免在拥挤的地方购物;1/4的人与家人讨论过如果遇到枪击案该怎么办。 

      前述并非孤例。今年5月31日,在早高峰时间的纽约地铁上,一群恶作剧青少年点燃鞭炮,结果人们以为发生了枪击事件,连随身物品都来不及带,纷纷逃离。事后,纽约通勤部门负责人气愤地称那群始作俑者为“白痴”,“必须绳之以法”。

      2016年8月下旬的一次乌龙甚至直接导致繁忙的洛杉矶国际机场关闭。当时并没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但有人把某些响声当成枪声,然后传言迅速传播,所有人都在喊“枪手、枪手、枪手”。人们惊恐地逃离航站楼,冲破安全警戒线。“始终认为自己会受到大规模暴力事件伤害的想法,逐渐渗进我们的集体意识。”《纽约时报》援引佐治亚州立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的话说。

      “枪击时代的生活:你无法不出门。”对于最新的枪击案,美联社称,美国人没怎么想就去了那样的公共场所,在那里30多条生命转眼间逝去。也许不会再这样了。我们进入一个走出家门要进行二次考虑、三思甚至四思的时代了吗?“你无法不出门”,对2019年的美国来说,这可能成为一句流行语。

      “恐怖循环”

      “有选择地阅读新闻”“多想生活中的美好一面”……这是一些专家为美国民众提供的缓解心理压力的建议。美国“预防”网站刊文称,随着枪击案在美越来越普遍,医生们正将暴力称为公共健康流行病。美国心理学会称,人们震惊、伤心、麻木、愤怒、悲痛,睡眠、专注度、食欲等受到影响。

      《环球时报》记者身边的一些美国人则更多地表达了他们的纠结、复杂心态。退休老人埃德夫妇刚从得州亲戚家回来,他们说:“民风淳朴的得州出现如此残暴的枪击案太让人意外,这简直是美国的灾难和耻辱。我们一度认为公民持枪是捍卫自由的体现,但现在却成了无辜民众受害的元凶,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有朝一日也成了冤死鬼。这个国家怎么了?我们快要入土了,反而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