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亲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发布日期:2019-08-0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关注非亲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非亲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破裂的亲情何去何从

    该不该让养子女去见亲生父母?如果爱,请真爱

    15岁的小娜从出生后六个月大就被亲生父母送人,后来亲生父母又生了个男孩,留在身边养育,住在邻村。被人领养的小娜知道自己的养父母曾经给了亲生父母两千元钱,一度同村的小孩都说小娜是“买来的”,小娜从小就生活的小心翼翼,不想被人问起亲生父母的话题,但是周围的邻居和同学却总是一次次的提起。虽然养父母对小娜很疼爱,并劝她理解亲生父母,不要忌恨。但小娜感到非常痛苦,有时候宁愿自己的亲生父母已经死了,而不是因为重男轻女把幼小的自己“抛弃”。

    进入青春期的小娜开始有了成人意识,更不愿意自己的私生活被人反复追问打听,所以在学校也不愿意交朋友,回到家和养父母话很少,内心反复演练如何去亲生父母家狠狠地羞辱他们,狠狠的责骂他们的无知无情,但每次走到邻村的亲生父母家附近,她都悄悄地边哭边跑开了。她想离开这个地方,但也不知道去哪里,觉得对不起养父母,也觉得这样“放过”亲生父母不甘心。

    小娜的遭遇,并不少见。重男轻女的愚昧思想伤害过多少无辜的女孩,也曾经让多少家庭遭受了亲情的破裂。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都能在童年受创的经历中找到起点,有些是亲眼目睹过刺激事件,有些是亲身遭遇过身体侵害或语言伤害。很多时候,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问题会伴随一生,甚至成为与这个人水乳交融的一部分,再也难以分割,难以释怀。一个人最终的性格,世界观,价值观,心理成承受力,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因此受到影响。有些人反复的不自觉地回到创伤心境中,甚至创造条件重新沉溺在模式化的痛苦里。

    孩子在亲生父母与养父母之间成为矛盾的核心点,孩子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希望重新找回失去的血缘亲情,一方面又责怪着亲生父母当初为什么抛弃自己。同时孩子对养父母是有深厚感情的,不愿意伤害养父母,但又拿捏不好距离远近,太近觉得尴尬,太远又生嫌隙。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对养父母帮助孩子寻找亲生父母,费尽周折终于如愿,孩子和亲生父母相见相认。养父母说尊重孩子的决定,孩子表示愿意继续和养父母一起生活,但放假的时候去看望亲生父母,两边都是爸爸妈妈,孩子很高兴得到双倍的爱,两边的家长也都很欣慰。

    两边父母没有强迫孩子必须选择一边,而本来不幸的身世变出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样一个事例足以给大多数同类家庭一个榜样,两边父母都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而真正的爱是希望孩子生活的好,而不必只属于哪一方。

    帮助小娜这样的非亲生孩子,建议如下:

    首先,在养父母陪伴下去拜访亲生父母,听听他们的解释。也让孩子当面倾诉下这么多年的苦恼。想说就说,想哭就哭,有情绪流露是自然的。如果不能当面倾诉,孩子不愿意直接面对,或者亲生父母不愿见面,也可以让孩子写信给亲生父母,先从间接联系开始。如果亲生父母一直不回信,也拒绝见面,那么养父母要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以加倍的耐心和真挚的爱温暖孩子,给孩子心灵的港湾。长久的压抑苦闷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为了不把人格压迫变形,为了缓解痛苦和释放情绪,针对性的交谈可多次进行,时间长短由孩子决定,直到孩子心情不再压抑,有了放松感,即可停止;

    其次,养父母要帮助孩子化解外界压力。告诉孩子面对别人的追问,可以礼貌而坚决地回答:“请不要再问我这样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私事,和您没有关系。”或者“多谢您的关心,我现在过的很好,请不要再打听了。”或者干脆“您觉得老打听别人的私事有意思么?”。帮孩子学会对环境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而不是一味躲藏回避,让孩子强化这样的观念:“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可以独立判断,我可以和亲生父母保持正常来往,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需要时间。”

    再次,养父母陪孩子多回顾过去共同生活的美好场景。不是亲生却超越了亲生,养父母可以再次向孩子敞开心扉,表达爱和关怀,同时帮孩子疏理情绪,不过分苛责亲生父母的行为。对亲生父母的态度,可以有多种。或者经常来往,增进感情,放下憎恨,他们同样是“重男轻女”观念的受害者,假如各方面条件许可,他们也不愿意放弃亲生女儿。如果亲生父母如今的态度淡漠不以为然,养父母要告诉孩子,不必纠结于当下,,愿意的话可以年节拜访,不愿意的话也可以减少往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引导孩子把眼光看向未来,更广阔的世界,更高远的天地,五年后的热情恋爱,十年后的幸福婚姻。吸取教训,不再让同样的悲剧重演,把失去的欢乐用幸福的生活来弥补,珍惜那些给自己信任的人,给自己帮助的人,给自己爱和温情的人,并回报他们,倍增幸福,享受生活。

    2012年耶鲁女孩回国寻亲的新闻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20年前被抛弃的女婴再被美国家庭收养,如今女孩考上耶鲁大学回国寻找亲生父母。女孩在收养家庭里健康快乐的长大,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没有丝毫的憎恨,只有满满的思念。她用不大熟练的中文,亲笔写下了一份寻人启事:“爸爸,妈妈:我非常想念你们,谢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希望有一天能拥抱你们……”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养了孩子就有责任养育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合法还是超生,是健康还是患病,不要像推卸包袱一样推卸为人父母的起码责任,更不要自私的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不顾孩子的未来。如果收养了非亲生的孩子,还请给予健康饱满的爱,对孩子追问亲生父母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不回避,不搪塞,打开天窗反而一片光明,养父母的真心疼爱和开明态度会教育出懂得感恩、坚强乐观的孩子。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