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幻想父亲将自己“挖坑活埋”

发布日期:2019-07-0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心理:幻想父亲将自己“挖坑活埋” 




    幼年时的鲁迅看过《二十四孝图》之后,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担心:自己的父亲哪一天会不会挖个坑将自己给活埋掉?这份恐惧伴随了鲁迅很多年,后来还专门为此撰文以记之,详细描述了当时的经过和心路历程。

    《二十四孝》由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撰而成,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中国宣扬孝道最著名的通俗读物之一。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会被上升到“道”的高度,历代统治者和社会各阶层都不遗余力予以推崇和宣扬。

    “孝”当然是好的,也是值得践行的。不过,想必很多现代人已经明白,中国的“孝”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孝顺父母,而是被打上了深深的封建礼教的烙印。特别是孟子,更是将孝悌视为伦理道德的中心,对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进一步宣扬“孝治”,将孝道直接政治化。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孝道最终成为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的社会理论基础。

    无论什么事物,不管其自身有多么美好,一旦沦为政治工具,就很容易变味,变得不再美好,甚至成为丑陋的遮羞布和骗子的障眼法——想忽悠人,总要有个理直气壮的幌子和由头吧,而孝道,就是已经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了上千年的最好的幌子。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二十四孝》,就能清楚发现其中渲染的东西存在的诸多“暗黑”之处。

    其一,逆来顺受。第一孝,说的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兄弟多次想害死他,都被他逃脱了。事后舜毫不在意,仍然对想谋害自己的人很好,他的孝行最终感动了天帝,也感动了帝尧,不仅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还登上了天子的宝座。至于为何全家都要害死舜、而舜每次都能轻松而巧妙地脱身,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荒诞不经。“涌泉跃鲤”讲夫妻孝敬母亲,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哭竹生笋”则称严冬腊月,孝子没有鲜笋给母亲做汤,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然后他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如果《二十四孝》是一本童话集倒还罢了,可作为弘扬孝道的教材,起码要选择一些真实的例子吧?除非真实的例子太少,只好瞎编乱造。

    其三,压迫妇女。“涌泉跃鲤”中的媳妇儿庞氏,一次因为刮大风,出去取水回来晚了,丈夫姜诗就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打着孝道的幌子,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戕害妻子,类似事情在封建社会并不罕见,孝道和妇道成为压在妇女身上的两座大山,不知道害惨了多少女性。

    其四,利欲熏心。不少事例的大结局,都是孝子交了好运,或感天动地、上天帮其解决难题,或挖出黄金、发了横财,更多的则是做了大官,成了“人上人”。其中充斥的功利主义和市侩嘴脸令人作呕。

    还有非常严重的一点,就是灭绝人性。鲁迅害怕父亲将自己“挖坑埋了”,就是因为看了《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即“郭巨埋儿”)。我们不妨看看鲁迅的原文是怎么说的,他已经阐述过的观点,我随后就不再重复了。在对“哭竹生笋”和“卧冰求鲤”表示质疑、对“老莱娱亲”表达极端厌恶之后,鲁迅写道——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回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我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仅仅因为嫌弃儿子分吃了母亲的食物,郭巨就要挖坑将自己的儿子活埋,还哪有一点正常的人性?而这种残忍到极点的做法,竟然成了流传千古、导人向孝的榜样和典型!很显然,这给鲁迅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和伤害,以至于他“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相信接受了“传统孝道教育”、对此产生心理阴影的,肯定不止鲁迅一个。看见祖母就害怕,常担心亲生父亲哪天不高兴将自己“挖坑埋了”——被工具化的孝道,不仅可以杀死活生生的人,还能摧毁孩子的心灵、杀人于无形。

    还好,现在是21世纪了,一些封建糟粕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不再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但如果认为封建流毒已经彻底根除,就未免过于乐观了。时至今日,还时不时有人试图鼓吹、复辟封建礼教,而所谓孝道就是他们最方便的切入口——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给家长磕头或洗脚一类的新闻,近年来媒体上报道过的还少吗?更有甚者,连郭巨“埋儿奉母”这样极端反人性的典型,也时有沉渣泛起。比如,某地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绘制二十四孝图美化墙体,其中就包括“埋儿奉母”的内容。许多围观市民表示,用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倡导孝道,很形象也很有感染力,但二十四孝中有部分内容不应该公开宣扬,因为它们给受众带来的感受是不舒服甚至有些血腥,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相冲突。

    为郭巨“招魂”,这家房产商不是第一个。某地干脆建了一个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孝文化主题广场,广场上象征孝道精神的郭巨铜像连底座高达7米。最近,北京朝阳高碑店村 “孝悌园”内的一组郭巨埋儿在内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也引发关注,其中的为母埋儿雕像引起争议,有人质疑这些内容对现代人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和参照价值。对此,高碑店村村史博物馆馆长表示,本意是借用孝道寓意传承传统文化,并非让人模仿该行为。

    实在想不到,久已淡出国人视线的二十四孝又被某些人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郭巨也得以借尸还魂了。不知道某些成年人对着郭巨的雕像,会怎样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解释呢?孩子们听了故事之后,会不会像幼年的鲁迅那样陷入恐惧之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呢?

    曾经有人编过一个“感人”的段子——郭巨铜像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为他的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孝为先。郭巨就是一位大孝子。他为了孝敬老母,把自己的孩子埋掉了,感动了老天爷,让他得到好多好多金子。他发了财,还做了大官。”小孩子很受感动,说:“妈妈,也埋掉我吧,咱也可以发财了。爸爸还可以做大官。”于是乎,孝道文化就这样发扬光大了!

    段子当然是荒诞的、充满了黑色幽默,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现实可能比段子更荒诞、更可怕。让今天的孩子远离鲁迅当年经历的困惑和惶恐,真的那么难吗?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