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何用心理学化解庭审对抗

发布日期:2019-06-0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媒体:如何用心理学化解庭审对抗



    大千世界,万丈红尘,矛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诉讼,作为争议解决的最终机制,往往充满对抗性。律师必须很清楚自己的角色,能入更能出,把握好边界。
     
    “能入” 是指律师要投入到案件中去,认真细致地工作,设身处地准确理解当事人的境况和要求,在困局与目标之间找到最佳的解决路径。
     
    “能出” 是指律师不能被当事人的情绪所左右,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专业的判断,律师既要引导自己的当事人,又要防范当事人,不能被当事人控制,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避免执业风险。
     
    诉讼过程中,庭审是唇枪舌战、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各方当事人和代理人表达诉求与理由,重构、力证案件事实,引用法条、剖析法理,反驳对方,捍卫各自的立场和利益。
     
    庭审可谓是法律功底、职业操守、意志品格、心理素质乃至体力的综合呈现。在庭审的交锋碰撞中,如何能达到有效的交流,避免无谓的消耗与冲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律师需要不断进行心理的调节和整合。
     
     
    ▣ 首先要明白,虽然庭审是对抗性很强的活动,但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
     
    法官、代理人都是一种职业角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带入个人感情色彩,将敌意投射在法官或者对方当事人、代理人身上,这是一种成熟的职业态度。
     
    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会从一言一行当中流露出来,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和氛围。
     
    ❖ 有些法官心理能量充沛,思路清晰,切中要害,能很好地把握节奏,庭审效率高、效果好。
     
    ❖ 有的法官和风细雨,从哲学的高度、人性的角度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菩萨低眉,不仅普法,更是度人,真乃功德无量。
     
    这样的好法官,当然是可遇不可求,这么多年里,我也碰到过好几位,我至今对他(她)们念念不忘,心怀感恩。
     
    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有时会遇到别人的敌意,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攻击。法律外因素的干扰以及人的基本素质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我们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
     
     
    法官办案数量多,工作压力大,难免会有急躁。法官也是普通人,和我们一样,面临着各种挑战,谁都活得不容易,人到中年累成狗。对那句话有越来越深切的体会,睁开眼睛,身边全是依靠你的人。
     
    换个角度想想,一个认真负责的法官,会加倍焦虑(这里运用了心理学“积极赋义”的技术,凡事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发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资源)。
     
    一个慢条斯理的人,有可能是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也可能是根本不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甚至是那种冷漠自私、完全不负责任的人。
     
    急躁强势的人,有可能是边界不清,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太想控制一切,还可能是热心仗义,过度付出,刀子嘴豆腐心。
     
    ◉ 总之,凡事不要看表面。态度上的软硬,未必是本质的善恶。场面上的输赢,未必是最终的胜负。
     
    法院不是一个让人能感放松的地方,这是由它的功能性质决定的。换位思考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在法院工作,面对这么多当事人和律师,那么多繁琐的事情,我们是否能够时时刻刻保持温和、彬彬有礼呢?
     
    自己能做到的,都不能强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又有什么理由强求别人。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他(她)内心的投射。人跟人交往,下意识都在相互投射。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