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率“心”而行

发布日期:2019-08-2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率“心”而行



    心理所科普展览馆“心理梦工厂” 

    2019年7月15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为其中“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以科技支撑“健康中国”战略,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心理学智库支持,推动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是心理所进入中科院首批特色研究所建设以来,强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布局。
    同样,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和脑成像技术等实验方法开展人类视觉、嗅觉、听觉、痛觉、触觉等研究,以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公职人员等群体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结合新技术推进灾后心理援助研究与示范,也成为这家特色研究所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举的缩影。
    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心理所,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迅速调整、精准定位、主动出击,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上发挥独特作用,使心理学研究与成果更加融入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更“接地气”的选择
    2014年下半年,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之初,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奔波于各地,在全院范围宣讲改革背景和具体举措。在面向京区院属单位的宣讲中,心理所作为特色研究所的示例出现在他的PPT报告中。“在院党组心目中,心理所就是典型的特色研究所。”聆听院长报告的心理所所长傅小兰,抓住了这个重要信号。
    在中科院内,心理所是相对独特的一家研究所,不存在同质化竞争;在中科院外,心理所也是领域内的第一梯队,更是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综合性研究机构。心理所学科类别完整,既有针对大脑结构神经功能的微观研究,也有针对人群的宏观研究;产生了大量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和成果,且在中科院的政策引导下,更关注成果应用,更“接地气”。
    因此,在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中,心理所作为“特色研究所”的标签非常明显。然而,现实中的心理所在研究成果评价、科研资源争取方面,却因学科特色而背负着“独特”压力。
    心理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但其研究内容、方法与生物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认知和情绪加工过程与机制,研究成果很难像生命科学领域其他学科那样,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此外,心理学还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与信息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有一定交叉。
    “由于心理学与信息科学同样关注对信息的加工,因此在参加项目研讨时,很多心理学研究人员会跑到信息领域参与讨论、寻求合作。但是,目前心理学的队伍规模和竞争力无法与信息科学相提并论,因此在合作中总是比较被动。”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心理所党委书记孙向红有些无奈。
    对心理所人而言,多年来“被边缘化”的不争事实如鲠在喉——虽然努力,但相对其他研究所仍起步偏晚;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也比较靠后;中科院重大项目的支持,心理所也似乎沾不到边……
    研究所分类改革对心理所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遇。这一次,心理所人要打一个翻身仗。
    当时中科院针对特色研究所确定了5个申请领域,要求申请单位明确一个主要研究领域。为此,心理所专门成立了战略规划小组,并召开全所职工大会、应用板块研讨会、所务会等,开展广泛研讨。
    同时,国家层面不断释放的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信号,令心理所领导班子豁然开朗: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心理学正是围绕人类活动开展研究。因此,所班子明确了心理所建设特色研究所的主要领域,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全所宣讲、解说、特色研究所建设申请等工作开始同步推进。
    2015年2月6日,在城镇化发展领域的特色研究所申建答辩中,心理所凭借精准定位的城镇居民社会心态检测、城乡老龄人口心理健康、城镇化进程中新移民的心理和生活适应、流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城镇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等几个与人密切相关的方向布局,成为该领域唯一通过评议的研究所。
    随后,心理所开启了这场面向未来的“率先”改革。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