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跑步中的力量

发布日期:2019-05-2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积极心理学在跑步中的力量 





    上大学时,学校曾开设过一门《心理学》选修课。因为每门选修课限定了学生数量,所以当报名人数超过规定人数时,就必须通过选课系统“抢课”。《心理学》的“抢课”场面相当火爆,中签率只有50%,我身边好几位朋友因为没抢到而一直耿耿于怀。

    我没有报名选修《心理学》,也不理解它为何如此热门。那时,总觉得心理多多少少有点问题的人才学心理学,像我这么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还用得着学心理学吗?相比起来,《英语长难句分析》和《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与沟通》都比它适用。所以,哈佛大学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在网上风靡了很久,我从未想过打开看看,直到一位好友推荐了它。鉴于这位好友一直是位靠谱的同志,加上我那时各种沮丧颓废,就决定试试看。事实证明,靠谱的人永远靠谱。

    那是我当年最大的收获,没有之一。

    《幸福课》共23讲,每讲80分钟,学习全靠字幕,我几乎是看一天休两天才马马虎虎过一遍。但因为在这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为零,所以即便学得一星半点,都觉得耳目一新。

    在我印象中,心理学往往跟抑郁、精神分裂、神经衰弱之类的名词联系在一起。但积极心理学不研究这些,他关注快乐、自尊、幽默、毅力、感激,探究这些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对幸福有什么影响。许多观点是第一次听到。比如,一个人的幸福水平是恒定的,当然会因为涨工资高兴,因为失恋痛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幸福感总会回到那个固定值。又比如说,想象一个行为和实际做它有同样的效果,因为大脑根本无法区分真实与想象!

    学习知识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发现这些招式真管用。看《幸福课》时我刚开始跑步,就有意识地把学到的方法用在跑步中。《习惯的秘密》一文就曾提到养成跑步习惯的方法。除了这一条,还有几个小知识,对我的跑步生活也颇有益处。

    坚持五分钟

    很多跑步者会遭遇不想跑步的时候。虽然身体并无伤痛,体力也绰绰有余,可就是不想跑。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换上跑鞋先跑五分钟试试。

    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就像骑手驾驭骏马,大脑支配着身体。这种观点容易理解,也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要做一件事必须先有做事的欲望和激情。意识决定行为嘛!

    但积极心理学说:不,不是这样的,一旦你行动起来,情绪很快随之而来。

    去年,一本《正能量》不仅荣登图书畅销排行榜,连“正能量”这个词都成为当年的流行语。近300页的篇幅,其实说了同样一个道理:行为影响信念。它称为“表现”原理。

    根据“表现”原理,人的脑袋里住着一位“观察者”,它不仅观察别人也观察自己。我在路上看见一位保安摘下帽子拼命在脑袋前上下扇动,我立刻意识到他很热。换我拿把扇子拼命扇,“观察者”同样会认为“我”也很热。要是我端盆红烧肉大快朵颐,“观察者”便会认为“我”饿了。

    有趣的事来了,虽然我这会儿毫无跑步情绪,但如果我穿上跑鞋,换上运动服,做几个热身动作,“观察者”会想:这家伙在干嘛?她换跑鞋干什么?哦,明白了,她想跑步了。这个想法很快传遍大脑,过一会儿我就感觉自己似乎真的有点想去跑步耶!

    这种传递不需要太久,五分钟足够。做一件我们意识抗拒的事,坚持一个小时很难,咬牙扛五分钟就容易得多。“表现”原理不但适用于跑步,做其他事同样有效。学习幸福课那段时间,有时真不想看呐,打开电脑,网页上的“那些旺夫旺丁又旺财的女星”“论两只猫的有爱日常”“历届人妖皇后的真实生活”听起来有趣得多。一时没忍住点开一看,不知不觉一晚上就过去了。学了这一讲,每次开电脑我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把视频点开,握紧拳头坚持五分钟,同样不知不觉一堂课就过去了。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