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心理学著名效应及生活应用

发布日期:2019-06-2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媒体:心理学著名效应及生活应用



    心理学著名效应及生活应用,看看你经历过吗?
     
    1、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鸟笼逻辑效应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采取的是惯性思维。由此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并不一定每一个漂亮的鸟笼里都应该装上一只鸟,但可惜的是人们总是逃不出这个逻辑的局限。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更不要在传统目光的审视下止步不前。敢于挂出一只空鸟笼并能够自然地坚持下去的人,才是有创见、有魄力有主张的人。
     
     
     
    所以,不妨偶尔尝试突破鸟笼逻辑,进行发散思维,也许鸟笼之外还有另外一片新天地。鸟笼逻辑除了可以帮助推销员们推销小鸟和其他商品之外,如果用之适当,还可以成为你生活的小帮手。如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要总是喋喋不休地跟他重复读书的重要性。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放一些儿童读物,或许会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客人拜访的时候,说上句“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那么羞红了脸的孩子肯定会在客人走后乖乖地端起书本。
     
    3、证人的记忆效应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像,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像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但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性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能力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
     
    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