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如何进行心理调整?

发布日期:2019-05-2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考生如何进行心理调整?


    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因此考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部分考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到气氛庄严的考场,他们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

    那么,究竟该如何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军医生,请专家给考生们支了10招。

    第一招:不要过多纠结于目标

    即将参加高考的小唐向记者反映,距离高考越近,自己就越没信心,感觉头脑一片空白,没办法静下心来复习。小唐的情况在考生中不是个例,在刘医生接诊病例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刘医生说,考生之所以会出现焦虑、抑郁、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考前心理紧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压力太大,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有些学生过度注重目标,而忽视了过程和实施,这是不少考生存在的问题。他们担心家长觉得自己自信心不足,为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就经常在家长或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一定能考上某某大学等,这也是一种心理极端的表现。有时候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但过多地强调目标就成了压力。”

    刘医生表示,到了现在,考生心态要放平衡,不要过于纠结于目标,而是要注重复习过程,根据老师建议,做好各学科复习策略,并且踏踏实实去执行。因为高考考的是实力和心态,只有两者都具备了,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第二招:要学会释放内心的不良心理能量

    刘医生说,高考临近,大部分考生面对高考都容易产生焦躁、恐慌的情绪,注意力无法集中,出错自然难以避免。

    “其实,对于压力,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看。”他说,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刘医生认为,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考生应该以接纳的态度消化自己的消极情绪,不回避不拒绝,就像接受自己的缺点一样。人生成功的途径很多,高考是其中重要一环,但并不是唯一选择。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将是未来无论大学生活抑或职业生涯都必备的能力。

    当考生自己无法排解时,不妨将心中压力、不满、苦闷说出来,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关怀、理解就可以了。或者通过运动等方式宣泄出来为自己减压。不良情绪一扫而空,压力自然得到了缓解。

    第三招:要学会强化自己的自信心

    在刘医生看来,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阔,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在高考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刘医生说。

    第四招:自我质辩是心态调整的良方之一

    刘医生说,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

    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

    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减压方法就是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第五招: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刘医生建议,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

    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从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聪明过人”之处。

    在以往的临床经验中,刘医生也发现,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易于把考生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