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现象告诉你:正确看待疫情
你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吗?
会不会总是为他人的事情伤心流泪?
2020年,有的人称它为“魔幻年”,接踵而来的难题,打的我们猝不及防。
最让全国关注的,就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每天手机自动弹窗很多新闻,报告全国的变化。
无论是感动的,还是心酸的,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大家或喜或悲,工作没办法顺利开展。
有的人担心经济变化而悲观,有的人因为疫情的出现而难过,有的人因为担心抗战一线的人而焦虑。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情绪都在受着事情的影响而跌宕起伏。
昨天,好友打电话给我,他说最近总是感觉自己情绪起伏不定。
因为自己心里搁事儿,怕生病,所以给我打电话,寻求开导。
他说:
- 自从过年出了这档事,心里就平静不了,每天看着患病人数增加,我的心就跟过山车似的。
-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担心前线的医生,好不容易睡着了,做梦也在想这些事,起来一看数字还在增加,我会忍不住头疼,流泪。
- 有时候看到那些不带口罩的人,我就气得想打人。
- 还有那发“国难财”的人,我就想问问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但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家气的跳脚。
- 那天老婆和我抱怨出不了门,在家憋得慌,我听着特生气,训了她,她还和我闹别扭。
情绪总是轻易的随着别人身上发生的事而变化不定?
尤其是“心软”的人更容易被带动情绪,这就是我们的『同理心』和『共情』所导致的。
杰西问赛琳娜:“你真正反感、真正使你发狂的事情是什么?”
赛琳娜回答他:“我讨厌三百公里外的一场战争。”
它简称VT,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6年时,saakvitn和Pearlman提出来的。
一开始,它是指专业的心理治疗者们,因为长期接触心理疾病患者,而导致自己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目击了大量超出我们心理承受范围的场景以后,情绪崩溃,无法耐受,导致心理出现了伤口。
尤其是『共情』能力更强的人,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心理创伤。
我是一个很爱观影的人,曾经我看过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这部经典电影是根据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小说而改编的。
他讲述的就是一个纳粹集中营军官的儿子,和一个犹太男孩意外结交为朋友,最终却被命运开了玩笑的故事。
心理学现象告诉你:正确看待疫情
发布日期:2020-03-08 09:20 来源:未知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